内蒙古谋划2023经济工作提出“七个摒弃”,有何深意?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5日 来源:内蒙古日报

  1
  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公开发布。
  在这份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公报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七个摒弃”——
  要摒弃“我不如人”的念头、“发展不用太急了”的想法、“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意识、“没有成方不敢开药”的做法、“看眼前不看长远”的思维、“不讲细节、差不多就行”的心态、“重生产轻经营”的观念。
  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内蒙古党委对干部作风、干部状态开出的又一剂“猛药”。
  2
  笔者注意到,《公报》里,用了“不合时宜”这个词,来形容这些需要摒弃的现象——
  “要坚决丢掉头脑里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树牢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
  这些现象究竟有多“不合时宜”?举个例子。
  眼下的内蒙古正在全力做好的一件大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说白了,内蒙古的发展路子已经定了,需要内蒙古做的就一个字——
  干!
  这时候的内蒙古,就应该有雄心壮志,就应该赶超争先!
  这时候的内蒙古干部,就应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但是,当前的情况是,现实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放不开思想,迈不开步子,干不出成效。
  很显然,前述的各种观念、各种现象,就跟不上节奏了,就不合时宜了!
  3
  “不合时宜”的观念和现象是什么表现?简单列举几个:
  “我不如人”:内蒙古各方面条件不如南方,发展经济怎么也比不过南方;
  “发展不用太急了”:咱有资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等一等,慢一点,不是问题;
  “重过程不重结果”: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虎头蛇尾。协议没少签,落地没几个,“半拉子”工程没少留;
  “没有成方不敢开药”:一事当前,先翻箱倒柜找干不成、不能办的理由,找出一堆困难、列出一堆原因;
  “看眼前不看长远”:只顾眼前,不看长远。只想着眼前借债,不想着以后还钱,甚至“赔本赚吆喝”;
  “不讲细节,差不多就行”:“粗枝大叶”搞经济,凡事“大呼隆”,差不多就行;
  “重生产轻经营”: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利润全被别人赚;缺乏经营土地的理念,不会用土地指标搞创收……
  4
  说到底,这是发展观念问题,也是干部作风问题。
  笔者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内蒙古党委在干部作风建设上接连“开良方”“下猛药”。
  简单举几个例子:
  要突出一个“实”字,察实情、出实招、重实干、务实功;
  增强报账意识、交卷意识、成果意识;
  奖罚要旗帜鲜明,容错要见人见事,关爱要实实在在,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把内蒙古干部队伍的好形象立起来;
  要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决会议多、活动多、外出多,调研报告少、工作思路少、解决实际问题少,决策慢、行动慢、结果慢“三多、三少、三慢”问题;
  让干得好的上是导向,让干得差的下也是导向,让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腾位子”;
  认真做事,敢于定事,全力成事;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很显然,内蒙古党委的决心坚定:祛除积弊,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5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时刻,
  内蒙古在党委全会公报中提出“七个摒弃”,针对问题再下“猛药”,用意很明显: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的“抓手”就是完成好“五大任务”,
  完成好“五大任务”,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分量就能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就会更美好,
  而要完成好“五大任务”,干部就得担当作为,就得敢想敢拼,就得只争朝夕,就得冲锋陷阵,就得奋勇争先……
  摒弃“不合时宜”,拿出“满格状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多内蒙古贡献,为2400万内蒙古各族人民谋下更多福祉,
  笔者认为,这应该是“七个摒弃”的深意所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