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市“三个四”奋斗目标、全旗“四区”建设有效落实,将“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举措。
为使村(嘎查)企合作的基础更牢固、效益更长远。鄂托克前旗着眼全旗主导产业,在“三个链条一个引擎”(农业产业链、畜牧业产业链、羊绒产业链,“二产拉动一产”引擎)上精准发力。充分调研,建好机制平台,做好服务支撑,出台制定可操作性强、凸显鄂托克前旗特色的行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党委领导、统战牵头、镇级统筹、村企联动”的工作格局,促进民营企业与乡村振兴精准对接、深度合作。
截至目前,全旗96家共建企业与结对帮扶的68个嘎查村签订了“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村企共建协议书,确定帮扶重点项目17个,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约2.6亿元。
做大做精农业产业链。民营企业是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基础和主体,鄂托克前旗统筹农业产业布局,以辣椒特色主导产业为抓手,借助企业资源优势,助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
方兴、金润源,祥雨等企业抱团发展,形成集育苗、种植、收购、仓储、销售等为一体的现代化、规模化农业产业链,带动周边28个嘎查村的200余户农牧民种植辣椒。宏野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通过低于市场价统一供应,全程提供免费技术服务,统一收购,带动周边97户农牧民种植小拱棚1000余亩。内蒙古聚祥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嘎查集体入股方式,打造城川镇嘎查村集体经济联合体项目,通过引进客商和租赁冷库等多种形式,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嘎查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余万元。
做优做强畜牧业产业链。依托柠条、苜蓿、玉米等饲草料原料储备充足的优势,鄂托克前旗以“六统一”(“统一品牌运营、统一品种改良、统一经营模式、统一养殖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销售渠道”)管理模式,让肉羊养殖产业完成了从“一株柠条”到“一块好肉”的全产业链建设。带动昂素镇16个嘎查村1000余户农牧民每户增收2万元以上。
森晶饲料借助昂素镇“百万亩柠条种植行动”、企地合作“百户联建项目”,每年能产柠条优质饲草料3000吨以上,营业额突破1300万元,带动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恒科农牧业“现代畜牧业百户示范联建工程”,100户优质牧户与企业签订三年合作协议,免费建造240平方米养殖棚圈、牧户每年出售120只断奶羔羊。2022年建成高标准肉羊养殖园区,构建起“户子养殖母畜接羔,园区集中育肥,企业屠宰加工,三个主体分红”的利益联结新模式;昂素镇兽医站的保驾护航,为农牧民提供动物疫病预防、配种孕产等多项专业服务,保障牲畜品质。
做细做长羊绒产业链。“万企兴万村”行动实现了乡村所需与企业所能紧密结合,企业资源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
内蒙古劲牛现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响应鄂尔多斯打造“中国绒都”、世界级羊绒产业的号召,布局500吨无毛绒加工能力的梳绒厂。今年总投资2.2亿元,新建成的天牧梳绒厂,有效解决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羊绒卖难、加工难的问题,延长了羊绒产业链条,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启动二产拉动一产新“引擎”。鄂托克前旗积极贯彻落实“二产拉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的安排部署,推动成立海禾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政府+公司+嘎查村(社区)+农牧民”的发展模式,和驻地煤电企业签订道路清洁、劳务服务等协议;在敖银线沿线工矿企业密集区规划建设上海庙镇转移农牧民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成立子公司海禾新动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工矿企业提供新能源汽车短途运输及充换电桩(站)服务。一系列务实举措,不仅为农牧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天康汇通农业,与上海庙镇签订《农产品消费帮扶框架协议》,计划向农牧民收购玉米及其他农产品不少于2万吨,消费帮扶金额不少于6000(陆仟)万元,“万企兴万村”从点上开花走向面上成景。
过往皆为序章,未来方值期许。下一步,鄂托克前旗将持续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带动更多资源、要素投向乡村,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现代化建设,在鄂托克前旗的广阔天地,营造人心向善,守望相助的浓厚社会氛围,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最美华章。